2008年第四期自然科学新书通报 | |||||
|
分类号 |
书 名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 |
自
然
科
学
总
论 |
50.59 |
国际科普形势与发展 |
赵立新,佟贺丰主编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07 |
|
摘要:本书介绍了国外的科普形势以及有关科普事业的最新发展,包括国外政府的科普工作、科学家在科普中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在科普中的作用、科普与大众传媒等内容。 | ||||
50.95012 |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中英文本],封面英文题名: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s and in China |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探讨了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国家战略框架和理论方法,并对流域、矿产资源开发、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补偿的重点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 ||||
50.952 |
全球环境基金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封面英文题名:GEF and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朱光耀主编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涵盖了涉及中国参与全球环境基金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对全球环境基金的运作背景、项目设计、操作流程作了翔实介绍;对中国各部门协同国际机构在参与全球环境基金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成功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全球环境基金在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了明确阐述。 | ||||
50.952 |
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应用,Models and applicat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sessment |
李祚泳,汪嘉杨,熊建秋著 |
科学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概念、评价指标体系及常用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模型、方法和应用。 | ||||
50.952 |
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系统与应用,生态上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王开运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重点论述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内涵、进展和研究方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开发了区域复合生态系统承载力模型。并对上海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发展模式以及人口、经济、产业、资源和环境优化方案进行了探讨。 | ||||
50.9521 |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丛书 |
汤铭潭,谢映霞,蔡运龙主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内容分规划理论、方法、实践及研究四大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导论、生态问题、生态环境系统及系统分析流程、生态规划理论基础;方法部分包括生态评价、生态规划、环境规划、规划标准(研究稿);实践部分为生态规划案例及分析;研究部分为生态环境研究报告。 | ||||
50.955 |
湖泊和湿地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与管理指南 |
金相灿, (日)稻森悠平, (韩)朴俊大等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介绍了中、日、韩三国湖泊水体富营养氧化现状,并举例说明了三国主要富营养化湖泊的具体应对措施及效果,对湖泊富营养化的由来、现状及未来趋势做了系统深入的论述,以及防治富营养化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方法等。 | ||||
地
球
科
学 |
56.33 |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 |
张建云, 王国庆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2007 |
|
摘要: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气候变化对水文资源影响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我国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及其趋势,介绍和讨论了目前主要应用的影响评估模型及其应用情况,分析评价了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及脆弱性,深入探讨了影响河川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定量评价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讨论了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初步提出了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性对策,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技术问题。 | ||||
56.374 |
流域水资源规划关键技术理论与实践 |
黄晓荣[等]著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内容包括:流域水资源规划概述、水资源调查评价、基于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经济结构的确定、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研究、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 | ||||
56.581 |
关中盆地地下水环境演化与可再生维持途径 |
王文科[等]著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2006 | |
|
摘要:本书研究和探索了关中盆地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水环境同位素及格水体间的关系、地下水动力场烟花及环境效应、浅层地下水水化学场演化、地下水资源评价与解析、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系统和地下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及其维持途径探讨。 | ||||
56.58173 |
矿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与识别, Hydrogeochemistric evolution and discrimination of groundwater in mining district |
桂和荣,陈陆望著 |
地质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阐述了水文地球化学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索了矿区内地下水的常规水化学、微量元素等。 | ||||
57.10552 |
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cience计算机科学丛书 |
Paul A. Longley, Michael F. Goodchild, David J. Maguire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7 | |
地
球
科
学 |
|
摘要: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主要内容包括:GIS应用、地理表达、地理数据的特性、GIS软件、利用GIS进行空间建模、分布式GIS、地理可视化、管理GIS等。 | |||
57.10552 |
ArcGIS 9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实践(上、下册) |
吴秀芹[等]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主要介绍了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体系;ArcGIS在现实世界模拟与表达中的应用;ArcGIS 9空间数据的存储、转换、发布与管理;空间数据库Geodatabase的建立及数据转换与管理;ArcGIS 9的空间分析工具及开发工具。 | ||||
57.1083 |
内蒙古地理文集 |
孙金铸[著]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2003 | |
|
摘要:本书为孙金铸先生的论文集,收录了关于内蒙古地理的主要论述34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自然区划、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等。 | ||||
57.13187 |
干旱内陆区水盐监测与模型研究及其应用,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 |
董新光,周金龙,陈跃滨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水盐监测网点布设与监测、水盐动态规律解析、水均衡参数试验研究、土壤水盐动力学与均衡模型研究与应用、遥感解译土地利用与生态格局、干旱内陆区水盐平衡模型理论与应用等。 | ||||
57.13187 |
湿地资源及管理实证研究,以“千湖之省”湖北省为例,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ir management,a case study on Hubei province, central China |
葛继稳著 |
科学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以湖北省为实例,系统研究了湖北省湿地资源,提出了湖北省湿地分类系统、湿地植被分类系统、湖北省国际重要湿地标准,详细介绍和评估了湖北省的重要湿地以及1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 | ||||
57.193 |
水资源管理概论 |
于万春, 姜世强, 贺如泓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内容包括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水资源的质量管理、水资源的经济管理、水资源的权属管理、水资源的投资管理、水资源的法律管理、水资源的安全管理、水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节约用水管理十章。 | ||||
57.1931 |
中国水权制度研究 |
王晓东,刘文,黄河主编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水权制度研究》总报告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水权的理论研究入手,深入分析了初始水权配置与水资源使用权转让等问题。第二部分是《中国水权制度研究》的专题研究报告的主要成果,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水权制度建设框架、转型期中国水资源产权问题、水权转让管理制度、加入WTO对中国水利的影响以及水权的法律界定及有关经济问题、水权的初始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 ||||
57.198235 |
新疆资源优势及开发利用 |
韩德麟等编著 |
商务印书馆 |
2003 | |
|
摘要:本书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新疆资源家底,评价了资源优势,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明确指出开发前景等内容。 | ||||
生
物
科
学 |
58.181 |
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评估框架,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概念框架工作组的报告,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 ing,a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 |
张永民译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07 |
|
摘要:本书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概念框架、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导致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发生变化的驱动力、处理与尺度有关的问题、生态系统价值的概念与价值评估途径、分析方法、策略性干预、响应对策与决策制定等。 | ||||
58.181 |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集(一) |
赵士洞, 张永民, 赖鹏飞译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报告包括:入不敷出:自然资产与人类福祉——理事会声明;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综合报告;我们人类的地球:提供给决策者的概要。 | ||||
58.181 |
现代生态学讲座,Ⅲ 学科进展与热点论题,封面英文题名:Lectures in modern ecology: Ⅲ: Advances and key Topics,Lectures in modern ecology |
邬建国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涵盖了对进化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种群与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生物学及生物入侵、恢复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与评价诸领域的17篇综论。 | ||||
58.181083 |
生态科学进展,Advances in ecological sciences |
段昌群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从生态学基础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遴选了在分子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种群与群落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态毒理学和生态工程等生态学领域前沿热点问题的专题评述论文14篇。 | ||||
58.8078 |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中文版,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Vienna code |
张丽兵译 |
科学出版社 |
2007 | |
生
物
科
学 |
|
摘要:本书包括国际植物命名的原则、规则和辅则、各等级分类群的命名、有效发表和合格发表、名称的废弃、管理法规的规程等内容。 | |||
58.8438072 |
拉汉-汉拉植物病原生物名称,Scientific names of plant pathogens |
许志刚主编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收集国内外植物病原生物名称约1500个属,20000多个种,包括了主要的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植物有效的正式学名,并译出其汉语名称。 | ||||
58.86233 |
宁夏野生观赏植物 |
曹建军主编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收载宁夏境内分布的野生观赏植物250种,包括亚种、变种和变型,隶属57科101属。 |
| |||
59.185409 |
昆虫分类学,Taxonomy of hexapoda |
袁锋,张雅林,冯纪年编著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6 | |
|
摘要:全书分为两篇40章。第一篇共6章,讲述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六足总纲的范畴,分类研究的内容、任务、发展历史、当前动向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第二篇共34章,讲述近年整合昆虫形态、解剖、行为特征与18SrDNA和28SrDNA测序数据,构建六足总纲系统发育的研究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昆虫总纲分类系统。 | ||||
农
业
科
学 |
65.2662 |
流域侵蚀动力学,封面英文题名:Erosion dynamics of watershed |
余新晓, 秦富仓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2007 |
|
摘要:本书以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甘肃省天水市典型流域为对象,分析黄土地区流域内降水量的空间相关性和变异性,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绪论、流域特征与流域数字高程模型、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等。 | ||||
65.42 |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后农田水环境变化的预测研究 |
陈亚新,屈忠义,魏占民等著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主要完成水环境预测的三个数学模型的应用基础研究:人工神经网络技术BP(RBF)模型结构研究;田间水有效利用SWAP模型的模拟;人工神经Kriging和人工神经Co-Kriging模型的创新探索及在水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探索。 | ||||
65.6221 |
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饲用及绿肥作物卷,Crops and their wild relatives in China,Vol. forage and manure crops |
董玉琛,刘旭总主编,蒋尤泉[卷]主编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依据饲用作物的特点,从其研究和物质资源的利用现状出发,论述饲用作物的分布与分类、栽培种的起源和栽培历史,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征,生产性能和利用价值,栽培品种及其类型,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遗传多样性等内容。 | ||||
66.51 |
现代中国棉花育种与栽培概论 |
何旭平, 纪从亮主编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以1949-2006年共58年我国棉花育种与栽培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为主线,较系统地阐述各项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成就。 | ||||
68.69392 |
河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Biodiversity and it s protection in Liaoheyuan nature reserve of Hebei, China |
赵建成,吴跃峰,刘宝忠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2007 | |
|
摘要:本书图文并茂地反映辽河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管理的基本概况,作者筛选出500余幅照片,分为自然地理概况、历史文化、植被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与保护、科学研究与保护区管理五部分。 | ||||
69.113 |
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及环境动态监测评价 |
刘桂香著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6 | |
|
摘要:本书以草原生态系统为基础,在草原资源地带性分布动态,主要种群、群落,草原景观,草原健康状况等层面上,对锡林郭勒草原资源近40年的时空动态进行了全面定量研究。 | ||||
水利工程 |
86.8296 |
各国水概况,欧洲卷 |
刘志广主编,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编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007 |
|
摘要:本书介绍了34个欧洲国家的水概况,主要介绍这些国家的自然、经济与科技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水利国际合作等内容。 | ||||
86.8479 |
中国南水北调 |
魏昌林主编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0 | |
|
摘要:本书重点阐述了中国水资源的主要特征;北方地区缺水状况及应对措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总体规划布局等。 | ||||
|
|
|
|
|
|